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财富观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争取利益的最大化已成为我国各行业普遍追求的目标。然而,在我国水彩界,视趋利仍为异出,被视为阻碍水彩画发展的一大障碍。水彩艺术之趋利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促进水彩事业的发展,提高水彩认知度,也可以把它引向平庸化,低俗化。怎样平衡这一态势,使之成为促进水彩艺术发展的动力,而又保持正确的艺术发展方向,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中国水彩画的现状及问题
水彩画在中国已有百余年历程,期间取得成就有目共睹,无论艺术水平、理论认识还是创作基数虽都有很大提升,但仍属于发展形成时期。在这一百年的发展中,我国的水彩画面貌现已趋形成,取得了辉煌的成绩,表现为全国性和省市级水彩学术交流及展览层现,各级水彩画学会林立,学术研讨会也频繁举行,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水彩画家和作品。尤其从第六届全国美展水彩画单列展区以来已历6届,作品的题材、风格面貌和画幅尺寸限度逐渐拓宽,水彩队伍不断壮大,艺术水平显著提高。但是,水彩画在我国的现状,仍属底子较薄、阶层较低、创作题材较窄,发展相对滞后,为不少业内人士难以乐观。其中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重技轻意:水彩画因其技术性要求颇高,掌握难度大,效果丰富多彩,琳琅满目,很容易使画家陷入追求技法的泥沼,成为一个个为技法而技法技艺超群的专家,缺少的恰恰是绘画本身所应具有的艺术内涵;其二、得意忘“型”:水彩画的造型历来就有个“定论”,即水彩善画光色而难具造型分量,中国的水彩画造型艺术明显得力于东方水墨韵味观念的渗化,一直倾向于抒情、随意、以意写形的手法,但是,另一方面也呈现出普遍的造型能力较弱,基本功不扎实的问题;其三、意识落后:水彩画在我国的普及程度可以称得上大画种,可是在当今中国画坛上,其学术价值、艺术地位又由于观念意识的开拓性不足常常归于小画种之列;其四、趋同从众:中国人似乎具有趋同的性情,当一个人稍微表现或探索一种好的形式或题材,便会出现诸多趋之若鹜的“追随者”,失去对水彩本体语言上的探索与深化发展,继而失去表现更加丰富内容的激情,造成题材、内容、审美感受的偏窄。
二、水彩现状的深层缺失
以上所描述的问题只是中国水彩画创作现状的表面,挖掘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层缺失,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才能更好的推动我国水彩画的发展。
首先是趋利。趋利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水彩作品意味的商业化,画家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改变艺术追求目标。水彩画变成商品,本身有利于水彩画的发展,但是作品风格、意味的商品化就不是件好事了,原因在于作者会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改变自己的风格样式,从而失去对艺术本质的追求,使作品流于庸俗化。另一种是功利之“利”,画家出于参展、评奖、被认可等功利目的,刻意迎合一些人和形势的口味,忽视自己的真情实感和个性化审美体验。广州的干果橘子风貌,湖北的青瓷细布风格,展览中传承的“破铜烂铁”风气、少数民族风情等,真犹如“一朝天子一朝臣”层出不穷。借鉴学习是必要的,刻意效仿便有伤风化。当水彩画的特性成为一种准则时,画家便失去对水彩本体语言上的探索与深化发展,继而失去表现更加丰富内容的激情,造成题材、内容、审美感受的偏窄。
其次是开拓性不足,流于模仿。这种不足和模仿也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问题四中说所的风格趋同和对优秀形式语言的模仿。另一种是重复其他画种的艺术发展道路,尤其是西方油画。虽然这个问题不是朝夕能够解决的,模仿和借鉴的界限也不明确,但是中国水彩正在研究和解决的许多问题,是西方美术历史发展过程中已经解决的问题这一现象是不争的事实。
再次是作品缺乏人文关怀、生命关怀和思想、情感的震撼。我国目前大部分水彩作品的题材面较狭窄,乐津与逸笔草草的小品之中,承载生活的含量不足。尽管这里面不乏好的因素,但整体上分量太轻,许多作品内容空乏,表现柔弱,感情苍白,思想贫乏,缺少社会容量,感召力不强,难以启开观念深层的审美意识,画种自身的巨大文化表现功能也难以发挥。原因就在于画家缺乏深层次的情感关怀,作品难以引起观众心灵上的共鸣。任何一副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的审美、修养、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完美体现,如果偏离这一点就会削弱探索的意义,表现在脱离对生活的观察,敏锐感受的丧失以及对本体语言深化潜力的挖掘。
三、趋利与利的协调与平衡
当前,很多院校都开设了水彩画系,水彩专业,但水彩专业学生的出路在哪里,却使多数校方讳莫如深,也是多数挚爱水彩的艺术家尽量规避的问题。把水彩作为主要专业谋生的除了一些学校的教师、水彩协会的专员外,我还没见到另外的生存方式。多数是毕业就转行,把水彩专业的知识作为美术基础来用,这本身倒无可厚非,但至少说明单靠水彩谋生是没有出路的。难道我们办学宗旨就是这样的吗?我们怎样才能把水彩培育成能为艺术家谋利、谋生的一种艺术形式,成为喜闻乐见、趋之若鹜、广泛接受的艺术形式?我们常见到人们愿意花大价钱买工艺品做装饰,也不愿收藏相同价钱的水彩画,这种意识的差异又在哪里?
前面分析的趋利是其对艺术发展的弊端,而从另一种角度来讲,趋利也能给水彩事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活力。首先,利益的回报可以调动艺术家积极性和主动性。艺术创造是一项美的劳动,是社会分工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纯粹精神的追求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没有生活物质保障的艺术,也许会有璀璨的光芒,但往往会以艺术主体的生命为代价,那是一种布道者的精神,却不是艺术大众的生命追求。作为多数的艺术前进道路上的基石,或是基石中催生出来的佼佼者,他们所追求的往往是艺术生活道路上的欣慰和满足,是艺术与生活质量的协调和互动。当艺术家能从劳动中获得一定的功利回报和利益满足,他们不但能从生活的压力中解脱出来,也能有条件获得更好的创作资源,将能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和活力。
其次,趋利可以提高水彩艺术的社会认知度。想得到某种利益的回报,就必须走出尖塔,宣传、推广使人认识它,进而接受它,就如品牌的推介,商品的广告。这种推广的过程,单靠组织几个展览是不够的,也许每个有这种利益意识的都会参与期中。在这过程中,人们不但能够深切地感受水彩作品的使用价值,也可以进一步感受到水彩的艺术魅力,从而使水彩艺术的社会认知度得到提高。反过来,当这种社会受众基础广时,整体的审美层次也会逐步提高,同时,社会需求大也能通过竞争相互促进。这种状态在现代科技的发展过程中显而易见,历史上,17世纪荷兰小画派的繁荣和兴盛也是一种趋利的见证。
再次,趋利促进水彩市场的繁荣和发展,将形成水彩艺术发展的良性循环。水彩画作品本身既是传达感情、审美鉴赏的艺术品和收藏品,、也是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商品。当前两个条件完成的同时,水彩艺术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也随之而来,这种繁荣和发展也将催生出一批批新的水彩艺术家和从业者,水彩艺术的形式也将会得到多样性拓展。
当然,在艺术追求的过程中,不能一味追求单纯的利益、迎合市场而放弃艺术发展的基本原则。在一个多元文化共同发展的社会趋势中,无论是艺术家还是受众都应该思考我们的社会到底需要怎样的艺术和怎样的审美,怎样让我们的作品承载更多的人文关怀,思想内涵,从而具有人性化的“生命的温度”?在个体之利与水彩发展之利的平衡中,我们还有很多的课题,如个人利益与个性创作原则的结合、艺术发展规律与市场机制的互动、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等等需要深化。但总的来说,趋利如同洪流,不应去堵,而应疏流,引导到正常的渠道,使之为我所用,营造个人之利,水彩发展之利。
随机阅读
- [美术] 中国画的“意象”特征初探
- [美术] 明代版画插图题材与内容的
- [美术] 实施美术教学改革 探索美
- [美术] 浅谈我对水彩画的认识
- [美术] 浅议景观设计手绘的表现
- [美术]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和审美评
- [美术] 水彩画水、色、形在风景画
- [美术] 朱仙镇木版年画民俗文化探
- [美术] 论塞尚对普桑和印象派绘画
- [美术]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在平面广
- [美术] 探析民间文化对动漫艺术的
- [美术] 浅谈风景油画的表现方法
- [美术] 浅谈培养学生的美术创作能
- [美术] 图形创意的三大表现手段的
- [美术] 关于现代中国水墨画中水墨
- [美术] 试论现代油画对传统油画的
- [美术] 浅谈现代水墨画的风格特点
- [美术] 关于中学水粉画教学的几点
- [美术] 浅析素描基础教学的一些新
- [美术] 对图形创意的几点分析
- [美术] 写实油画语言浅析
- [美术] 浅谈美术理论在美术教育中
- [美术] 浅谈设计素描与传统素描的
- [美术] 论中国画与水彩画的异曲同
- [美术] 浅析民间美术在学校美术教
- [美术] 试析油画创作实践过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