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环球体育下载_环球体育直播-平台|官网

当前位置:主页 > 毕业论文 > 哲学 > 中国哲学 > >

探析孔子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诠释

来源::未知 | 作者:环球体育下载_环球体育直播-平台|官网 | 本文已影响
    论文关键词:孔子 伦理思想 当代价值
    论文摘要: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他建立的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体系,对于我们今天正在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伦理道德体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孔子伦理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同任何一种思想的出现一样,孔子伦理思想的产生,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反映了特定的社会需要。
    (一)阶级矛盾尖锐
    孔子的伦理思想产生离不开特定的历史条件。孔子生活在一个由领主封建制向地主封建制过渡的春秋时代。由于当时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了牛耕、铁器等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使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推动了生产关系的部分变革。广大劳动人民在封建领主和地主的双重剥削下,生活异常艰难。在这种情况下,广大农奴和残存的奴隶不断进行起义反抗。统治者逐步认识到了劳动人民的力量,寻找新的统治武器,以便于更好地维护自己的统治。人民由于长期遭受战争的创伤,也希望有一个安定的生存环境。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孔子的伦理思想便应运而生了。
    (二)传统礼乐制度的破坏
    生产关系的变革,也加剧了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与征伐连年不断。辉煌的“郁郁乎文哉”的周王朝已是日薄西山,伟大的周公早已英魂远逝,他制定的礼乐更是土崩瓦解。九鼎不知去向,三礼流失民间。道德自觉开始广泛丧失,社会迫切需要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这个时代要求就是诸子蜂起和百家争鸣的客观条件。孔子从个人的生存状况出发,希望保留奴隶社会的道德主义遗产,实现社会不同阶层的整合和协调,并使用道德主义的精神遗产进行社会教化,用比较低的社会成本实现天下大治。在这种时候,孔子提出“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等一系列伦理政治思想。
    二、孔子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孔子伦理思想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一)忠怒之道
    孔子曾云:“吾道一以贯之。”其弟子曾子闻其言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后人概言为“忠恕之道”。
    “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南宋大儒朱熹诊释为:“尽己之谓忠。”“忠”的基本意思是尽心竭力,公而忘私。《说文》:“忠,敬也。尽心曰忠。”《广韵》:“忠,无私也。”杨惊《荀子·礼论注》:“忠,诚也。”“诚”、“实”同义,即“忠”是诚实无欺的意思。孔子说“主忠信”,孔子弟子曾子说“为人谋而不忠乎?”总起来说,中心为忠,“中”是中正不偏邪。即“忠”是尽心竭力,无私,诚实。“忠”作为一种道德规范,是规范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个原则。
    “恕”则指“己所不欲,勿施龄人”(《论语·颜渊》),是孔子“仁”的另一方面的内容。如心为“恕”,“如”,顺从也。以仁爱之心对待事物,处理事情就是“恕”。《说文》解:“恕,仁也。”段玉裁解释为:“为人不外于恕,析言之则有别,浑言之则不别也。”朱熹注释为:“推己之为恕”。“忠”和“恕”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焦循引《周官·大司徒注》:“忠,言以中心。”引贾谊《新书·道术》:“以己量人之为恕。”焦氏指出:“己立己达谓之忠,立人达人谓之恕。”“恕”,就是宽容、谅解和厚有,不把自己的意志、爱好和憎恶强加于人。
    (二)王霸并用,义利并举
    王,就是王道政治,即’‘以德服人”;霸,就是霸道政治,即“以力服人”。显然,就孔子伦理思想而言,治国方面,他是主张宽猛相济、恩威并施的。王道的“宽”或“恩”重在以德化邦,“礼主异,乐主和”,以礼乐求安定。孟子亦倡导“谨库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重视对民众的教育,“仁者无敌”;霸道的“猛”或“威”则指的是刑罚与诛杀。
    “言必教而后刑也。既陈道德以先服之,而犹不可,尚贤以劝之;又不可,即废之;又不可,而后以威惮之。”(《孔子家语·始诛》)
    可见,孔子认识到了“德化”、“教育”、“礼乐”的力量,同时也意识到单纯“宽纵”是不足于治国的,还必须有“刑”、“威”。这与孟子的“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治国”思想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另一方面,处理义利关系上,孔子主张义利并举。从根本上讲,孔子并无重义轻利的倾向。人们常拿“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断章取义,而忽略孔子赋予“君子”、“小人”更多的是道德意义而非阶级意义。孔子从未否认正当取利的合理性,他一再强调:“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是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
    可见,孔子伦理思想有着丰富的“富民”思想,他的“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庶、富、教”等主张直到今天仍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价值。而至于“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以及“富与贵,人之所欲也”(《论语·里仁》),更是清楚地表明孔子并非是盲目的排“利”主义者。他说过:“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论语·宪问》)那么,为何孔子“罕言利”呢?这是因为在孔子看来,义和利有时是不能两全的,当二者发生冲突时,孔子的义利观主张先义后利。用孔子自己的话说:“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即个人在追求物质利益的时候,不能违背道义,而要受制于道德原则的规约。

环球体育下载_环球体育直播-平台|官网

随机阅读TODAY'S FOCUS